专业从事评职称论文发表,核心期刊征稿,核心期刊发表,SCI论文发表等服务

全国咨询热线

“后示范”时期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思考

来源:博源学术 分类: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20-04-09

  摘 要:在当前进入“后示范”时期的大背景下,提高教育质量是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仍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存在内生动力不足、体系建设的目标及标准不明确、信息化建设滞后、质量体系评价主体错位等问题,对此,应牢固树立质量文化理念和意识,努力形成切实可行的目标链和标准链,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化系统建设,积极构建第三方评价机制,形成完善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不断提升我国高职教育质量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体系建设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月刊)创刊于1988年,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主办的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刊物。

  我国高职院校经过20多年的长足发展,规模已发展壮大,在当前进入“后示范”时期的大背景下,全面提高高职院校教育办学质量已成为现代职业院校的工作重点。对此,教育部印发、出台包括《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和改进工作制度的通知》《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在内的一系列教学诊断与改进的文件,旨在促进高职院校构建完善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有效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现代化治理水平。

  1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现状

  我国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体系建设具有极强的外生性特点,即政府及外部相关职能部门推动该项工作的建设特点明显,高职院校为提高自身教学质量而与外部保障组织或活动相配合建立组织与程序系统,进而完成教育质量保障的任务。[1]通过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上的探索实践,可以看出,当前高职院校该项工作正在不断往自发性、内生性的内部诊改方向发展。

  2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工作的不断发展,有不少标杆性的高职院校脱颖而出,但多数院校在该项工作上表现出诸多问题,甚至还处在建设的起步阶段。主要问题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 内生动力不足

  我国教育改革模式长期固化在自上而下的模式中,高职院校的规章制度也都依据上级教育行政单位的要求制定,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作为内部质量保证建设体系的主体,高职院校的领导、行政管理人员、教职工及学生都在质量意识和文化认同上存在极大的缺失,对学校目标、质量建设和管理的认识和评价也存在一定偏差。在这种相对落后的质量意识下,学校缺乏自我诊断与改进的能动性,导致我国高校当前普遍存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内生动力不足的现象。

  2.2 体系建设的目标及标准不明确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目标及标准与一般性人才培养的办学评估标准有所不同,并不是按照评估方设置的既定标准进行自身对标整改,而是由学校这一质量生成主体结合自身发展、社会需求、产业发展、地方特色等多重考量标准制定,并由学校这一需求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贯彻落实制定的标准。当前多数高职院校仍然无法制定出具有自身特色、符合学校切实发展的建设目标及质量标准,多笼统或相似性地结合“十三五”规划的大框架,粗线条地套用,针对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这5大主体各自的包括阶段性和长期性的目标鏈与标准链设置的明确性不够,目标的执行性及有效性还存在较大问题。

  2.3 信息化建设滞后

  根据《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提出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五纵五横一平台”逻辑结构,其中“一平台”指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对这一平台的数据采集往往是阶段性的,而非实时的,无法及时将采集的数据形成系统的分析报告,反馈到学校领导层。同时,我国各高职院校普遍同时运行多个信息类系统,包括行政办公系统、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教务网络系统等,而这些系统大都各自独立运行,呈现出一个个信息孤岛,没有形成可统一接口的数据链,导致在采集人才培养数据时,一个表格往往需要分发给多个部门各自完成,同时由于缺少信息化数据平台,教学状态数据无法开放共享,数据得不到合理利用和监督,学校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都存在瓶颈。信息平台无法实现从源头采集数据、将数据分析应用到数据评价反馈的链条闭环,信息建设的滞后制约了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向纵深的发展。

  2.4 质量体系评价主体错位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内包含的信息对学生择校、企业招聘、政府修订各项相关政策与制度都具有重要的参考和依据作用,学校作为信息采集的主体,同时应成为教学质量的内部审查机构,在此基础上,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作为高职院校质量诊断的外部审查机构,通过两者的合理综合分析,形成对自身、政府及社会有真正效用的质量信息,即高职院校与第三方评价机构共同构成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评价主体。由于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评价机制上仍存在诸多问题,政府相关教育职能部门往往成为教学质量的评价主体。政府的评价对保障和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有直接作用,然而,该评价模式下高职院校容易出现弄虚作假、隐藏真实教学质量等现象,导致评价信息失真,削弱了质量评价信息应发挥的真实效用。

  3 加强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建议

  3.1 牢固树立质量文化理念和意识

  牢固树立质量文化理念和意识是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顺利建设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首先,高职院校应强化自身的办学理念,包括贯彻落实政府提出的教育发展观、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终身教育观、高职院校自身培育学生的素质教育观及用人单位重视的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用人观;其次,学校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解放和激发师生的思想,各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协调,落实教育质量评估的反馈功能,不断鼓励教师进修学习,创造人性化的育人环境;最后,要树立质量竞争意识及忧患意识,在创一流的意识下,树立现代的教育质量观、人才发展观等,同时,充分发挥德育工作体系和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的作用,将质量教育融入学校工作、部门配合的各个环节,使质量道德和质量意识深入人心。[2]

  3.2 形成切实可行的目标链和标准链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中目标链及标准链的确定,是该项工作落地贯彻执行的关键。根据“五纵五横”的架构设计,首先,目标链的设计可在对应的层面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紧紧把握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5个主体,设置不同层面的综合性目标,目标设置应注意准确反映衡量目标主体核心特征的标准维度,同时5个不同层面的目标之间应尽量做到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其次,针对标准链的设计,应注意标准即为目标的支撑,两者是相互映射关系。针对标准的确立,各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发展的方向,结合制定的目标链,展开科学准确的分析,同时充分调动有效资源。由于标准链较难通过定性或定量确定,可在一定程度上采取“标杆式”方法,通过搜索了解调研类似学校的开展情况,参考借鉴,去其糟粕,[3]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阶段性及长期性目标标准链,保证教学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

  3.3 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化系统建设

  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作为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涵盖监测评估与反馈控制的庞大且复杂的系统,涉及教学工作的各个节点,具有全员、全程、全方位的特点,需要实时监控监测信息,而这对当前教学信息采集及处理系统的内容设计、组织结构、信息采集分析与反馈处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在内容设计上,教育部尚未对高职院校在质量年报内容上提出规范化要求,但结合资料及参考麦可思第三方评价质量年报,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化系统应包括办学基本信息、生源、培养过程及结果质量、社会服务等方面内容。[4]其次,参考ISO9001:2008标准中“顾客”定义为“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在系统的组织结构上,教学质量监控主体在狭义上应包括校级的“领导小组”“委员会”等决策组织,中层应形成负责监测、评估与调控工作的专门机构,即“质控办”,保证系统中有不同职能的监控角色。最后,在信息数据采集分析中,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本校已形成的各类信息管理系统,整合数据,努力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当前诸多高职院校应用校园信息化系统(CRP),通过该系统可将学校日常管理、评估工作、规划决策、激励反馈等信息集于一体,及时准确地反映学校全方位管理工作,通过数据的挖掘分析,形成反馈,为学校决策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

  3.4 积极构建第三方评价机制

  要构建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中合理的第三方评价机制,应努力形成包括政府、高职院校、第三方评价机构及用人单位等多方評价主体的合作机制。首先,政府应逐步改变管理方式,出台与高职院校现代化质量能力相配套的政策,同时将部分管理职能分配给社会上有资质和能力的部门,制定和出台各类标准,形成高职院校的制度基础。其次,用多元、市场化建设思路建设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第三方机构。应着眼于建设既有政府委托事业单位成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也要有高职院校所依托的具备专业能力的第三方评价服务机构,同时也应包含有行业协会、企业在内的独立且有资质的评价机构,在发展中注意深化高职教育评价理论积累,改进评价技术,提高评价质量,进而完善第三方评价机制和体系。[5]最后,要强化第三方评价机构建设,重视专业评价人才队伍的建设,通过多方合作形成高水平评价队伍,同时规范第三方评价机构的行业自律性,在政府管理的同时,加强自我管理,提升第三方评价机构的整体能力。

  4 结语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是“后示范”时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通过内部诊改,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形成完善的治理结构,加快我国现代化职业教育发展进程。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应在牢固的质量文化意识的前提下,形成明确的目标及标准体系,通过不断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化系统建设、积极构建第三方评价机制,推动我国高职院校整体教育质量更优质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广军,方建超,龙育才.新时代推进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的对策建议[J].教育与职业,2018(9):5-12.

  [2] 王亚鹏.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内生性:超越“问责制”逻辑[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25):12-17.

  [3] 曹润平.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规划链、目标链和标准链的建立及实施路径设计[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8(1):21-25.

  [4] 胡娜.信息化视角下高职院校质量保证机制模型构建及其实现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8):47-52.

  [5] 占百春.高职院校教学第三方评价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3):92-96.

本文由博源学术网首发,一个权威专业的学术论文发表知识网。

文章名称:“后示范”时期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思考

文章地址:http://www.boyuanxueshu.cn/jy/11175.html

杂志社合作

十年平台,长期与1000+杂志社保持着合作伙伴关系

协议保障

可签署保密协议,不透露用户信息跟踪进程,保护个人隐私

期刊种类完备

为您提供较新期刊信息,覆盖大部分地区行业,满足您的要求

实体公司

对公企业账号,放心信任,工商部可查。注册资本金500万

论文发表加急通道

内容推荐
论文重复率高被拒影响转投吗
论文致谢词查重吗
了解期刊投稿的出版费用都有哪些
成功发表论文的重要环节之期刊选择
期刊影响因子并不是唯一标准,告诉你怎样
评中级职称必须发论文吗
论文审稿人意见有分歧怎么办
教师评职称论文发表刊物要求
投c刊一般需要多少时间才回复
哪些因素影响论文投稿录用率
助理审计师定级条件是什么
什么人能发表论文

一次选择-尽享万方期刊5大极致服务